赤子:余光中散文

余光中
本书由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图片: 青年时代的余光中 图片: 青年时代的余光中与夫人范我存,摄1956年 图片: 余光中与夫人范我存,摄于2011年 图片: 余光中手稿 行走 塔阿尔湖 一过大雅台,山那边的世界倏地向我扑来。 数百里阔的风景,七五厘米银幕一般,迎眸舒展着。一瞬间,万顷的蓝——天的柔蓝,湖的深蓝——要求我盈寸的眼睛容纳它们。这种感觉,若非启示,便无以名之了。如果你此刻拧我的睫毛,一定会拧落几滴蓝色。不,除了蓝,还有白,珍珠背光一面的那种银灰的白。那是属于颇具芭蕾舞姿但略带性感的热带的云的。还有绿,那是属于湖这面山坡上的草地,椰林和木瓜树的。椰林并不美,任何椰树都不美;美的是木瓜树,挺直的淡褐色的树干,顶着疏疏的几片叶子,只要略加变形,丹锋说,便成为甚具几何美的现代画了。还有紫,迷惘得近乎感伤的紫,那自然属于湖那边的一带远山,在距离的魅力下,制造着神秘。还有黄,全裸于上午十时半热带阳光下的那种略带棕色的亮晃晃的艳黄,而那,是属于塔阿尔湖心的几座小岛的。 如果你以为我在用莫奈的笔画印象派的风景,那你就误会我的意思了。此刻偃伏于我脚下的美,是原始而性感的,并非莫奈那种七色缤纷的妩媚。它之异于塞纳河,正如高更的大溪地裸女之异于巴黎的少妇。这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风景,正如菲律宾的女人所具的美,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阳光髹漆而成的一样。不知你注意过她们的肤色没有?喏?我怎么说呢,那种褐中带黑,深而不暗,沃而不腻,细得有点反光的皮肤,实在令我嘴馋。比起这种丰富而且强调的深棕色,白种女人的那种白皙反而有点做作,贫血,浮泛,平淡,且带点户内的沉闷感。 说起高更,丹锋的手势更戏剧化了。他是现代画家,对于这些自然比我敏感。指着路边椰林荫里的那些小茅屋,他煽动地说: “看见那些茅屋吗?竹编的地板总是离地三四尺高,架空在地上,搭一把竹梯走上去,凉快,简洁。你应该来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