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

[美] 艾·里斯(Al Ries) [美] 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
译者序 定位时代的到来 非常高兴在实践定位理论多年后,借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推出《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精装版之机,再献译作。 作为定位咨询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深深感受到这几年来,定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定位的价值,将定位引入企业,应用到品牌打造中。很多早期的定位实践者在今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凉茶品牌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饮料品牌;中华老字号东阿阿胶已成功摆脱边缘化危机,再创辉煌;地方餐饮品牌安徽老乡鸡、杭州新丰小吃发展迅速,成长为快餐行业的品牌新星…… 与此同时,定位理论在营销界也逐步被接受,数年前还不为广告公司理解的大白话定位式广告,如今已经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投资人也看到定位的价值,将其作为评估企业价值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工具,“定位”“心智”“品类”等一时成为投资界的热词。 定位在中国开始盛行,除了从业者对其的传播和企业界对其的实践之外,其实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多年前特劳特先生在给本书写序时曾说,中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在了转型的路上。经济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需要品牌的出现,高效解决竞争带来的顾客选择难题。同时,品牌更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市场50%的份额由3%的优势品牌所占据。当今国际市场已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阶段,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竞争必须争夺的制高点。创建品牌当然离不开人才、资金、技术、创新、市场等诸多要素,但首先需要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而定位作为品牌打造最先进的工具和理论,恰恰可以帮助企业家精准地锁定竞争,配置资源,指导运营和创新,提升人、财、物的效率,从而差异化地创建品牌,最终赢得顾客选择而胜出竞争。定位的盛行,是当今品牌竞争时代的必然。 回到《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一书,作为定位理论的起笔之作,虽不能称之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