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气(上)

凯里
第一回 人面菊花 那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的10月。北京的袁总统正在做着登基的美梦;南方各地反袁军团正暗中集结,纷纷打算起兵北上……全国充满着动荡不安的气氛。 但这些事情,仿佛与这个小镇绝缘一般。这里依然是平静如昔,只是间或在茶馆中听到有人谈论些国事,但更多的却是些家长里短、市井新闻,不是南栅浮澜桥畔赵家的婆娘偷汉子,就是中市石佛寺又开始闹鬼,或是西栅慈庵堂药铺被小混混给洗劫了…… 这些八卦消息整日里四处传播,大多是虚妄杜撰,凭空捏造,却也充实了小镇百姓百无聊赖的生活。 小镇的茶馆也不甚大,大约两扇门面,临水而设,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下面有木桩撑住,上铺地板,当地称此类建筑为“水阁”,也是水乡人扩充居室的一种方法。茶馆的大门上悬着一块黑色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淡淡的金字:“访卢阁”,笔力遒劲,相传为茶圣陆羽的真迹。当街曲尺的大柜台,后面的架子上陈列了许多锡罐,放着各种档次的茶叶,一旁灶头上的黄铜大水壶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只要客人一进门,便能及时地奉上一壶清香扑鼻的佳茗。 时近中午,茶馆中的人也渐渐散去,只余若干位老人还在品茗,自然是要等家里人来叫吃饭时方回转。 近窗口处的桌边,坐着两位白须老者。其中穿青衣的那位老者一边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紫砂壶,一边朝着不远处的修真观说道:“今年菊花比去年好看多了,修真观里的王道士种的那本帅旗,可是真正的极品啊!黑色花瓣金底子,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是头回看见。” 另一位老者身穿蓝灰大褂,听罢连连摇头,得意地说道:“崔老哥那你这可是少见多怪了。王道士那盆帅旗是不错,可是观音桥堍的丘老头家里有一本绿云。那个绿啊,好像用一整块翡翠雕琢出来一般,可真是老罕见的宝贝。只是丘老头不肯拿出来,所以你们都不知道!” 崔老者笑道:“那赵老弟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你偷偷溜进去看过不成?” “怎么会?前儿个晚上,我从修真观那里回来,经过观音桥的时候,正好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