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徒

[日] 太宰治
在独白中获得自由的女子 —— 《女生徒》导读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出身于青森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源右卫门为当地乡绅名流,后当选众议院议员;太宰在其十一名子女中排行第十。由于母亲体弱多病,自幼由姨母及家中女佣抚养照料。 少年时期的太宰成绩优异,自中学时代起接触文学并尝试创作。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后,生活日渐糜烂,思想颇有起伏,甚至数次尝试自杀,但最终于26岁时(1935)发表处女作《逆行》且入围第一届芥川奖终选,成功步入文坛。 太宰的作家生涯早期并不顺遂,连续三次与芥川奖失之交臂,私生活亦充满波折,直至30岁时,经恩师井伏鳟二做媒,与一大家闺秀成婚,方才进入稳定期,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 战争期间亦笔耕不辍,战后与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等人并称“无赖派”,随着代表作《斜阳》的出版,一跃成为文坛新宠。1948年,在《人间失格》创作完成后,与情妇投水自杀,其原因至今扑朔成谜,终年39岁。 本书共收录太宰短篇小说十四篇,创作年代跨度较大,从立足文坛的1937年到自杀身亡的1948年,基本覆盖太宰的整个文学生涯。 十四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文学研究的语境中被称作“女性自白体”或“拟女性书写”,通俗来讲即是太宰以女性口吻进行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十四位女主人公(叙述者)身份地位各异,其中一位甚至并非人类,一以贯之之处在于年龄:或是妙龄女郎的自述,或是年已迟暮而在记忆中对青春的回顾。 《灯笼》(1937)最初发表于《若草》。24岁的大龄未婚女性与父母同住,因爱上一名比自己年轻的青年而做了蠢事。 《女生徒》(1939)最初发表于《文学界》。主人公是一名丧父的女中学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女生徒》是全书十四篇小说中篇幅最长,同时也最负盛名的作品,1940年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副奖,进一步奠定了尚属新人的太宰在文坛的地位。作品发表三个月后,砂子屋书房出版题为《女生徒》的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