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黑马: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

[美] 托德·罗斯 [美] 奥吉·奥加斯
献给 献给我的父亲拉里和我的儿子扎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推荐序一 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你注意过没有,中美两国人民对人才的期许有一个系统性的差异。咱们中国人鼓励学生或者同事,一般都是说“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像×××一样”“你要考个好大学”“你要找份好工作”,这些要求不但非常具体,而且都是让“你”变成一个榜样化、标准化的人。对比之下,美国人鼓励别人的时候总爱说什么“你要做你自己”。 这其中有社会文化的原因,美国人更讲个人主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美国人说得太虚了,评价人才就是要有具体要求才行——如果连大学都没考上,说什么“做自己”,不纯属自我安慰吗? 不一定。这里面还有格局的差距。中国人常常自诩最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但是请恕我直言,我们的人才观,格局太低。 1 当代中国对人才培养的注意力都集中在30岁之前,而且是年龄越小越受重视。 对于还在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孩子,我们不但不惜重金聘请名师补习,期待他们有各种天赋,而且家长本人还要亲自指导、直接干预。可是到了中学,家长只能搞搞后勤、鼓励鼓励了。到了大学,家长可能就只剩下鼓励了。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家长就会劝自己的孩子别努力了,赶紧找个安稳工作,老老实实上班,等着升职加薪,别惹事,买房结婚生小孩,然后等生出小孩,再来新一轮培养。 这个充满关爱之情的人才观,其实只是燕雀之志。规划来规划去,其实是在设定一条最保险的人生路线。各种不计成本的高投入,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平庸的目标。 你考清华、北大就为买房子、生孩子吗?中国的英雄豪杰都哪儿去了?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帮整天研究升职加薪的人,还需要能治国安邦、经天纬地的大人物。古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