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旅

[美] 柏理安
序 言 张西平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关于这方面的原始文献的整理出版、外文文献的翻译出版、研究著作的出版,一本接着一本;关于这一方面的博士论文一本接着一本,范围涉及之广,研究进展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摆在我案头的这本《东方之旅:1579—1724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算是翻译西方汉学界的一本新书。 据我看到的信息,目前的几篇西方汉学家的书评,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多有微词,其核心观点是此书写作的框架基本上仍是传教学的范式,套路比较久,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究竟如何评价这本书,这涉及到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范式的转变问题。 持这种观点的西方汉学家认为“在过去25年中,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的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范式变换.一般说来,这一变换是从传教学和欧洲中心论的范式转到汉学和中国中心论的范式。”这种范式的转变导致了研究者的视角完全不同了,过去的传教学研究方式关注的是传教士的活动,他们如何传教,如何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他们在这传教活动的丰功伟业。显然,这是以传教士为中心的,也就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如果转变了研究的范式,不再以传教士为中心,那么“中国人如何接受基督或是西方科学?他们对传教士的态度如何?”这必然涉及反对基督教的研究。这样的转变使得过去极为重要的传教士活动的西文材料和文献不太重要了,反而中文文献开始变得重要了。这样的转变也带来研究者的变化,过去以教会内研究者或者以来华耶稣会士的西方文献为主的学者就要退场了,而汉学家们开始登场了。这个转变就是以荷兰汉学家许理和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联手拿到一个欧洲重大项目开始的。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对欧洲汉学界的这种“汉学的转向”谈过看法。中国基督教史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段历史是中国明清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是中国宗教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另一方面,这段历史中来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