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

[日] 冈本隆司
图片 图片 序言 袁世凯与日本人 “二十一条”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一名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无疑,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件事会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毫无预料中开始,又在出人意料中结束。 虽然是百年以前,世界却已经步入了国际社会,大战并不仅仅是欧洲的问题。例如,日本政府的元老们将这一大战称为大正的“天佑”,当时的大隈重信内阁也试图乘机巩固在外国的权益并将其扩大。首先,他以日英同盟为由,向包括德国“租借”的青岛在内的山东省胶州湾派出军队。当时是8月23日,不久,大战也给东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政府担心由此对己不利,早早就宣布了中立。当时是袁世凯任大总统的中华民国。而列强们实际上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有关大战的明显举动。他们忙于在欧洲应战,无暇顾及东亚。能够有精力涉足中国的,只有日本而已。 图片: 加藤高明 日本打着从敌国德国手中夺回青岛的旗号,出兵山东并占领青岛。袁世凯政权也乘机在1914年底,向日本提出撤军并返还占领地的要求。日本却不予理会,不仅如此,还在翌年的1月18日,秘密提出了涉及权益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列举如下:首先,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第二,扩大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内蒙古东部的权益;第三,承诺不租借、不割让沿海地区;第四,由日本人担任清政府的政治、财政和军事顾问,且任用大量日本人从事警察工作;等等。 每条的目的不尽相同。外相加藤高明最看重旅顺和大连的租期延长,把山东省看作是达成目的的“交换材料”。所谓政府顾问,他自己也承认要求的内容过于盲目空洞,过分地考虑了日本国内情况。于是,涉及顾问问题的第五条内容,日本隐瞒了其他列强,开始秘密谈判。 日本围绕“二十一条”的举动过于拙劣。作为接受方的袁世凯政权,应该可以说更为巧妙吧!他们首先将接到的内容透露给各国和媒体,引起国内外对日本的反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