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之甍

[日] 井上靖
第一章 日本圣武天皇\(^{[1]}\)天平四年(公元732年),朝议派遣其第九次遣唐使\(^{[2]}\)至大唐。当年八月十七日,任命了官拜从四位上的多治比广成为大使,从五位下的中臣名代为副使,也选出了四官\(^{[3]}\)的判官与录事。判官有秦朝元\(^{[4]}\)等共四名,录事也有四名。次年九月另派人至近江、丹波、播磨、安艺四处,命各造大船一艘。 大使多治比广成之父为多治比岛,于文武朝时位至左大臣,其兄县守在养老年间曾奉派为遣唐押使\(^{[5]}\)渡海到过大唐。广成曾历任下野守、左副将军及越前守等官职。 当年遣唐使阵容均经正式任命,计有:知乘船事、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画师、新罗语译语、奄美语译语、卜部等随员,以及由都匠、船工、锻工、水手长、音声长、音声生、杂役、玉生、铸生、细工生、修船匠以至水手、射手\(^{[6]}\)组成的下级船员,共五百八十余人。 但此行最具意义的应予派遣的留学生及留学僧的铨衡,至转年依旧悬而未决。当时派遣遣唐使开支浩大,路途险恶,其目的主要在于宗教与文化,即使有政治上的企图亦微不足道。虽然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诸国的兴亡变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这一小小的岛国,但是这一时期,日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成为正规国家。初行律令才九十年,佛教传入才一百八十年,政治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但一切尚混乱不清,未成制度,仅初具外形而已,亟须从先进的大唐学习之处极多。日本当时的情形犹如人之未及成年,犹如季节初春三月寒气未消时。 平城京\(^{[7]}\)业已经营二十三年,模仿唐都长安,南北九条、东西四坊的整齐街衢已大致完成。都市周围则聚居着大量难民。兴福寺、大安寺、元兴寺、药师寺、葛城寺及纪寺等四十余座寺院均已建妥,只是壮大的伽蓝显得漂浮空泛,经堂中亦甚少经典。 翌年,从全国选出高僧九人,为此次渡海赴中国的成功祈求,各高僧分别住入香椎宫、宗像神社、阿苏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