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我的大学

陈丹青
图片 图片 谢谢《局部》摄制团队 衷心感谢导演谢梦茜 图片: 2017年8月26日、27日,导演梦茜(左三)带领团队进入博物馆,人手一册讲稿,核对各专厅现场,预先熟悉拍摄路径,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要正式开拍了。左一:录音师林雪麟。左二:摄影杜元闯。右一:摄影胡朝京。右二:摄影助理张喆。 我的大学 陈丹青 经过十个月的交涉、交涉、交涉,2017年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终于给了《局部》团队三个晚上的拍摄准许,每晚给足五小时。 8月28日,将近六点,人潮退尽,博物馆闭馆了。等在广场西侧的我们——导演梦茜、两位摄影师、一位录音师、一位制片,还有我,被馆员领着,鱼贯进入西侧边门甬道,在庞大的地下室转弯复转弯,上到空荡荡的前厅。 全馆灯火辉煌。昔年熟悉的每个大厅空无一人——埃及厅、希腊厅、欧洲厅、中亚厅、东亚厅——所有雕刻与绘画,转脸看向这几位中国人。 小时候,吃过夜饭,只身潜入空荡荡的破烂校园走一圈,我会狂喜到浑身战栗——此刻我们竟被准许进入全部撤空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度过整个夜晚吗? 但我不可能享受如此良宵。与其说紧张工作,不如说,我们鬼一般梦游。导演早在16集文案中标明每夜我必须在某画前讲述的段落,换句话说,我们得掐准时分,讲完勃鲁盖尔立即赶赴普桑的画前,或者,从明清山水画馆迅速转移到摆放易县罗汉的专厅。 那是近乎滑稽的场面。每当阵地更换,我趁孩子们占位布灯之际,找个角落低头背诵导演指定的词语。初起,不知是害羞还是礼貌,我压低声音,近乎嗫嚅着,喃喃背诵,几番试过,忽然就管他的,扬声朗读起来。还有比背诵自己写的台词更滑稽的事吗?头一夜我就明白我不是《局部》作者,而是客串演员。 “陈老师能不能麻烦你开始……”梦茜下令了。我于是从背诵中醒来,交出稿页,乖乖站到指定位置,作势开腔了。 瑞贝卡,馆内宣传部的小姐,全程跟着,只手扶稳照明灯,生怕撞到墙上的凡·高或马蒂斯。8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