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与写作

[日] 山田紫霓
序 学会动脑思考,文章如获新生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如果你懂得动笔前在“构思”的环节下功夫,你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那么,你学过这样一种方法吗:不用死记硬背,不用生搬硬套,只需要动动脑。 有一天我的学生给我发来这样一封邮件: 老师,我现在正在做一对一辅导考生的兼职工作。我发现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经常放弃思考,最后痛苦不已又无能为力。而且不光是学习,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方面也是如此。孩子们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觉得还有希望。正因为是浑浑噩噩地活着,他们受到的伤害更深却不自知,我真的很担心他们。 什么都想不出来,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在思考的人,看起来好像无所谓的样子,但事实上你并不知道他有多痛苦。 所谓“想不出来”,不是一种自然状态,其实是一种不自在的表现。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教育杂志编辑,在给高中生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种“想不出来的不自在”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出现。 “我想得很清楚,就是写不出来,很痛苦”,能够主动倾诉烦恼的孩子就很好,我能在他的痛苦中看到希望。但是,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纠葛,只是单纯的文字堆砌,遇到这种无法真实映射出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我总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自在的感觉。 必须教会他们的不是价值观,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而是动脑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也可以说是想要以本书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的你所需要的。首先,最重要的不是天赋也不是语言能力,而是将储备的素材在脑海中经过思考加工的过程。有了这思考的功夫,文章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我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17岁,入学考试,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是,其中隐藏着写文章的诀窍。 放弃思考的用词 我曾让几名高中生用入学考试真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要求如下: 哪件事让你切身感受到问题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的感触。(山口大学…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