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舍不得——索达吉堪布说人生断舍离

索达吉
序言 “我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困惑了无数人的古老问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一般人选择避而不想,闷头继续过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然而,偏偏有这样一群人,放下世间的名利荣华,来到佛教的智慧海边,涉水成为弄潮儿,一心只为求答案。 虽然他们的身份千差万别,在世间的经历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曾受过高等教育,并最后选择了出家。 他们的这一选择,也许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但他们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从佛法中得到的心灵感悟,想必会引起你的深思和共鸣。 十多年前,我在稍微有点空闲时,为了与更多人分享他们的经历,用大半年的时间到处采访,对每个人的故事做了详细的笔录。书中事迹为尊重个人隐私,所有当事人以化名出现。 当然,之所以编写此书,并不是劝你舍俗出家,即使是佛陀在世,弟子中也多数是在家人,学佛不一定要与出家画上等号。分享这些,只因这些人曾经所经历的烦恼与疑惑,是你也正在经历,或者也会经历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他们的心路体验,能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索达吉 2015年3月12日 壹 苦难是一场加冕 此处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 可以改变大西洋彼岸几天后的天气。 既然科学家也不承认无因之果, 那有什么理由否定前生后世? 人生一世,不明白生从何来, 死向何去,是多么可悲。 难得明白 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圆难,个子不高,在他看似单纯的脸上仍透着一股学生气,让人寻觅不到岁月的印痕。 提起出家学佛,一般人心里马上就会想到,那是人生失意者无奈的归宿。而圆难的学佛心路恰恰向世人证明,是不甘平庸的理想,让他在逐物的洪流中潇洒转身,去追溯那古老而纯澈的真理之源。 这是随波逐流者难以理解的。 我的家乡位于皖南农村,那儿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我在山间草地上尽情地欢唱、嬉戏。纯朴的童心,对世间大道理尚无概念,但有一件事,却激起了心中的涟漪。 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