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反智主义

[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
自序 我将写作此书的缘起、目的以及核心词这些通常是前言里的内容,写入了前两章。但有一点需要开宗明义:我所做的,仅仅是将反智主义观点当成一条主线,以此检视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多个不那么令人欣赏的层面。虽然书里记载了不少史料,但绝对算不上正规的史书,而只是一部个人作品;其中事实的细节是基于我个人的看法连缀起来的。这一主题本身是我冲动之下的选择,在必要性上也只是管中窥豹罢了。 要在几百页纸上,从基层审视我们的社会,必是决意即使冒着伤及民族自尊的风险,也要揭示我们文化中的弊端,哪怕这只够让注意力暂时从手头的事务上移开而已。需要更坚定的意志去承担的风险是,这可能会助长当今欧洲反美主义的夜郎自大,它历来藏在对美国似乎无所不知的批评的假面之下。美国人既夸夸其谈,又极其敏感,但他们即使称不上最善于自我批评,至少也是世界上最焦虑且自知的群体,永远都在为这样那样的缺憾——民族道德观、民族文化和民族使命——而殚精竭虑。正是这种惶惑不安,赋予美国知识分子重要的职能和别样的兴趣。这些自我批评,被国外的别有用心之人挪为它用,偏离原本的范畴和初衷,这样的风险无可避免。但被偷听和滥用的可能性不能成为将自我修正的进取思想束之高阁的理由。在这点上,我敬仰爱默生的精神,他曾写道:“我们要诚实地叙述事实,美国人确然背负着肤浅的骂名。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绝非自我标榜之人,亦非跳梁小丑,而是对生活的可怖了然于心,并且振作起来坦然面对的人。” R.H. 第一部分 导言 一、当代的反智主义 1 虽然本书的内容大多涉及更为久远的美国历史,它实为响应1950年代的政治和智识环境而作。此10年间,“反智主义”一词从之前的鲜有耳闻,变成了国人自我谴责及形容校内滥行的常用词汇。虽说昔日美国的知识分子常会因为全国上下不尊重思想而倍感沮丧和愤懑,但大批知识分子团体之外的人与他们休戚相关,或是这种自我批判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运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