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与米茶宝

[美] 唐·马奎斯
译者序 艺术和生命间的挣扎 激烈而永恒 ——《米茶宝和她的小猫》 一只野猫和一只昆虫,这样的组合着实令人眼前一亮。1916年,阿奇第一次在报纸上亮相,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能在这一天的百年庆到来之际,完成这本诗集的译稿,是一件颇为激动人心的事。 1927年,唐·马奎斯将这些诗稿集结出版,从此,《阿奇与米茶宝》成了一本书,也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70多年来,它的发行从未停止,单单在美国就再版了75次以上,在英国有24次,还有不计其数的德语、意大利语版本。这对黄金拍档要在全世界卷起一股热潮。现在,他们也要到中国来了。由于阿奇每次只能按下打字机上的一个键,原书全书没有一个标点。在起初进行翻译时,我也是出于好玩的心理,想要遵循这一传统,想不到竟然全篇译了下来。 一天夜里,我整理了当日的译稿,关机。在屏幕一黑的瞬间,我眼前似乎还留着马奎斯的影子。我刚刚翻译了一个作者的作品,而他本人的存在,和我的此刻隔了近100年。也许那时,他也像我一样,正在一张桌子前坐着。他面前放的是一台打字机,而不是iPad,或者只是一摞纸笔,简单高效。或许他和我一样,正为刚碰翻的一杯咖啡犯愁;或许他已经有了灵感,要以野猫和昆虫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文明;或许他还不知道,他会让我们的幸福和追求,我们的彷徨和困惑,或者那些我们看不清的灰色边缘,在另一个世界里变得清晰起来,甚至显得有些可笑;或许他手中的笔,已经作好了准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或许他并不忙于自己的创作,只是翻着手上的一摞书,看到书面上莎士比亚的影子若隐若现,一如我在屏幕上看着他。 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曾在演讲中提到:莎士比亚七岁时什么样?我从没想过——他七岁时的某个特定场景。比如他在上英语课,想想他在上英语课——多么不可思议……“你要努力学习。”你能想象他父亲边说边把他抱上床, “现在该睡觉了。” 他父亲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