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

李书玲
前言 企业的发展,基于结果的过程解读,往往看起来路径是清晰的,每一步的选择都是有意识的、规划设计的结果。而事实上,真实的过程最大的特征很可能是不确定性的选择,很可能是“有意识的挫败,无意识的惊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交替、反复、纠结、清醒的过程”。正如《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的一个总结,“历史往往是由重大事件而不是战略推动的”。这就告诉我们,以阶段性结果为出发点对于企业成功或是失败的解读,很难准确地反映和再现企业的真实经历。于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很容易因为带着作者的主观假设或者片面解读而对读者产生误导的风险。 纵观历史长河,尽管“为求真而丧命”成了许多写史者的悲情结局,却依然无法改变写史者自身主观意识对于历史客观性的影响。更何况,对于管理学的研究、管理实践的总结,比起过程的白描式的展现,我们往往更希望得到确定性的结论,希望以此来指导企业更快地获得更大的成功。然而企业的失败似乎很容易,成功却并不容易,持续地成功更为艰难。这就意味着,成功并不能够轻易地被复制。为什么看似同样的做法在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成效,在另一个企业却效果不明显,甚至截然相反?为什么曾经成功的方法现在却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为什么经理人在一个企业的成功却无法以同样甚至加倍的努力而复制到另一家企业?正如张维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特征的总结,“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那么,如何才能在看似无限差异化的企业实践中找到组织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并进行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如何让看似具象化的管理实践基于“管理隔行不隔理”的原则产生可借鉴的意义?这正是本书以“组织”为命题,试图解析组织建设过程中本质规律的方向所在。本书的内容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第一,企业的发展历程是多元化影响因素之间动态互动的结果,因素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因素的价值重要性排序尽管存在基于大概率的稳定性,但在一个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