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国

康宸玮
指导教师|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张 柠(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 作者| 康宸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契阔文学》杂志主编) 助手| 刘芷汐(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武靖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五四文学社社长) 鸣谢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北京市女子监狱、上海界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午故事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2013级1班 傍晚五点五十分,被骤亮的街灯惊起的乌鸦重新落定的时候,煮姨将她紧紧盯着门外的目光也收了回来。三五分钟前进来的绿衣男人并非常客,她得观察门外有没有与她这般眼神类似的人。这是2016年的小年,煮姨管理这家店的第三个年份。她叹了口气说:“今天终于开张了。”随即又一次把目光撒向外面的街道。 我称她煮姨,是因为第一次采访时她一边用手摸着亚麻色的发髻一边缓慢地说,我就是个给她们煮饭的老妈子。后来见我每次来都提着水果牛奶,也就终于放下了戒心,心情好还会讲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 比如这刚刚跟男人走到隔间里的娄姐,其实单论五官算不上多好看。腹部这两个月已经轻微地隆起。但店里有个更相貌平凡的姑娘,称她为A姐吧,她已经瘦弱到肋骨可见,侧身在门口小太阳的照射下就是一个镶了金边的A。A姐因为吸毒已经到了一眼能看出来的程度,面色灰暗,身形憔悴,让她保持几分钟的不颤抖都是难事,人也实在不怎么聪明,眼线总是画得歪歪扭扭,已经不可能再接到客。连人力资源都称不上,只能算坐在门口挡风的人力。老板的意思是打发A姐过年回家算了,煮姨就趁这几天把她和娄姐的到店时间安排在一起,男人进来一对比,娄姐的生意就好做多了,省得他们直接跑到隔壁那家店里。店里的姑娘南来北往的都有,鬓毛未衰,乡音难改,无客的时候也很少交谈,各顾各看着电视或手机。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政治,交情总是建立在对共同不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