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的思维
[美] 法兰兹·鲍亚士
前言
自《原始人的思维》第一版于1911年发行以来,科学的所有分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本书在阐释相关问题时需充分考虑这一点。遗传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对“人种”的概念进行了更清晰地界定。环境对于躯体构造和行为的影响成为诸多科研的主题,人们也从新的角度对“原始人”的精神趋向进行了研究。因此,本书很大一部分需要重写和重新调整。
本书中很多结论是由作者初次提出的。1895年,他作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人类学分会的副主席作了一次演讲,这些结论即为演讲内容的一部分。从那时起,这个主题便成为他始终关注的主要兴趣点之一。他所进行的研究结果也越来越证明了这些结论的可靠性,即原始人和文明人的思维方式并无根本不同,人种和特性之间并无紧密联系。甚至在科学著作中常使用的人种概念也带有误导性,需要从符合逻辑和生物学理念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尽管很多生物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专业的美国学者同意这些观点,但基于早期科学和大众传统的偏见却依旧未消弭,因为人种偏见仍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更糟糕的是,在那些专制国家里,科学被无知的偏见所控制。这种控制甚至延伸到讨论人种和文化主题的书籍领域。与统治阶级无知的突发奇想和偏见相悖的任何成果都不允许付梓,因而也就没有可信的科学可言。如果一个出版商曾出版了大量极富价值的科学书籍并以此为傲,在宣布计划出版一本意图表明人种杂交无害的书籍之后,却因专制者上台而撤销该计划;如果大百科全书根据规定的信条重写;科学家不敢或不被允许出版与规定的教条相抵触的结论;另一些人为了获得大量物质利益或者被无法控制的情绪蒙蔽双眼,盲目地随从设定好的道路,那他们对自己的观点陈述一定毫无自信。当才智自由被压制,科学的丧钟即被敲响。
法兰兹·鲍亚士
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一九三八年一月 1 引言
地球各大陆上居住着形形色色的人种,他们从外形到语言和文化生活不尽相同。欧洲人及其生活于其它大陆的后人有着种种联系,既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