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2016年4月上(No.063)

虹膜出版
编辑团队 magasa:影评人,为多家媒体撰稿,曾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评委、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 LOOK:自由影评人。 郑文:媒体工作者,现供职于格瓦拉生活网。 本期作者 于昌民: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现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电影与比较文学博士班,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主义电影、当代电影美学与电影哲学。 肥内:台湾影评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外国电影理论专业,愿做电影文字的修行者,毕生研究小津安二郎与马克斯·欧弗斯的电影。 汪功伟: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曾发表文学评论《国生的阿里斯多芬命题》、《指认现实的符号与发明现实的小说家》,译文《支配的「另一种形式」》,现正在翻译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的《论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赛人:影评人,2001年进入《看电影》杂志,成为该杂志骨干编辑。2002年任《新电影》杂志主笔。2005年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同年,在电影频道《电影报道》担任策划一职至今。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历史与政治 于昌民 「隧道视像(tunnel vision)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特的风格修辞,透过拱廊、门廊、窗户以及各种景框来形构长镜头,让观众主动探索深邃的空间。」 ——叶月瑜、戴乐为《台湾电影百年漂流》 在《台湾电影百年漂流》一书里,叶月瑜与戴乐为以「隧道视像」一词来描述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独特风格:影片里,摄影机总是待在远方,透过空间中的孔隙来窥看事件的发展与人物的行径。不过,景框的局限在此处引出的不是剧情上的悬疑(重要的线索被留在画外),而是让观众很难对眼前事件简单地给出定论。 我们得站得很远,穿过重重隔阂,才能够看见空间的全景以及其中角色的行动。然而,空间总是敞开到别处,迎接着穿梭的人群进入主要的叙事空间里,或许他们只是路过,又或许他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这些身影的流动总让观众得时时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