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你为什么害怕来不及

林夏萨摩
推荐序一 成长没有快捷键 刚满21岁的时候,我度过了一段“迫不及待”的生活。 一切都怕赶不上,一切都怕来不及。 那时候我正在读研,也刚开始写东西,心里的愿望像肥皂泡一样膨胀,又迅速地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地毕业,如果能读博士的话最好了,不能读也要尽快找到一个毕业后可以留任的实习公司。除了帮着导师做课题,写论文,从研一就开始研究博士招生简章,我还投实习简历,看“职场通关秘籍”,恨不得能一脚踏进世界500强,另一脚还能踩上博士录取通知书。 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写出来点击量过百万过千万的热门文章。天哪,我已经21岁啦。张爱玲也不过二十来岁就写出了《沉香屑》等让文坛震惊的作品,萧红彼时也已经写出了《呼兰河传》,而我还是个灰头土脸的女学生,一切都懵然不知,一切都迷茫困惑。别说像她们一样写出流芳千古的著作,我连一篇心灵鸡汤还写不好。在这个成名要趁早的时代,我简直太晚了。 不知道有多少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当时的我一样,害怕来不及,害怕被世界和潮流远远地甩在身后。 但是我们都忘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速成”这回事儿,成长也从来没有“快捷键”。 在大多数人都害怕来不及的时候,却只有一少部分人思考如何才能将碌碌无为的每一天都过得充盈丰富。 这就是林夏萨摩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话题吧。她提供了价值观,更提供了方法论——如何才能不让计划全部落空,如何同时具备梦想力与执行力,如何才能独立而强大、温柔又炙热地活着。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枪炮和硝烟都已远去,个人的命运终于可以紧握手心,但那么多人仍然深陷困境。这种困境,多半来自于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只是很少有人像林夏萨摩一样,看得明白透彻,做得尽力坦荡。 所以如今的我,年岁渐长,心态却越来越平和了。我开始只担心成长的速度跟不上年龄的增长,再也不用自己的成就去对比艳羡他人的成就,再也不用每一个清醒的白日去做无谓的梦。 我找到工作,发现职场上没有什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