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记忆

世界遗产地理
【卷首语】 书架上有本《直译中苏高层会晤》,是苏联外交官库达舍夫的回忆录。做《俄罗斯记忆》这组封面专题时,我恰好在读这本书。库达舍夫曾是苏联驻华大使馆首席中文翻译,1950~1970年代,他陪同苏联首脑多次出席中苏高层会晤,亲历两国之间由于高层领导人意见相左,最终导致关系破裂直至交恶的过程。 苏联是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但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今天谈俄罗斯,苏联时代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但中苏关系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起大落,从亲如兄弟到长达30年的对抗,从1989年关系正常化再到1991年苏联解体,一个曾经的榜样最终变成了教训。 库达舍夫的记忆是重要历史转折的见证。特殊的身份,让他记忆中的历史细节弥足珍贵。中苏蜜月期,这个社会主义邻国曾是国人心中的革命圣地;人们“以苏为师”,信徒般地虔诚复制苏联模式。在库达舍夫的记忆里,大批中国高层领导人奔赴其母校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那个时代,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以文学艺术为例,苏联文艺影响了中国整整两代人的世界观。 对中国读者而言,苏联文学“是文学,更是情怀和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作品,在中国知识青年的书架上从未缺席。人们读着苏联文学作品,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被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感动……这种情感的共鸣,成为20世纪罕见的文化图景。 ——直到苏联解体。 人们惊谔于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夜崩裂。我还记得阅读爱尔兰记者康纳·奥克莱利的著作《苏联的最后一天: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时的感受。奥克莱利是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当他细细地描述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时,我唏嘘不已。虽然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对这个国家的情感,也仅限于去KTV时会演唱一些苏联歌曲,还能背诵高尔基的《海燕》。 苏联的解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