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遗产:见证、警戒与未来

世界遗产地理
卷首语 媒体人有个习惯,年初就会早早地梳理一年中最重要的纪念日。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几个月前,我们的记者就陆续奔赴各地,寻访历史现场,并带回了精彩的文字。 二战,是上世纪人类的浩劫。在梦魇散去、伤痛平复的70年后,重回历史现场,面对当年的遗迹,我们要如何看待和把握这一特殊的历史遗产,成为一个复杂的课题。 早在1979年,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引发过争议。作为纳粹德国实施种族灭绝的罪证,一处令人生厌的大屠杀场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总会让人心生不适。1996年,日本广岛和平公园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二个与二战有关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法国诺曼底海滩、中国哈尔滨七三一部队遗址也在积极申遗的过程中。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它们? 战争遗产,有人将之称为“负遗产”,它指向人类曾经的罪行或屈辱,是人类的负面教训与集体创伤记忆。人们对创伤记忆的本能反应是——遗忘。二战结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对纳粹历史选择了集体回避。以文学为例,当时德国主流文学学派——废墟文学中,对二战采取了不评价态度,创伤记忆游离在集体记忆的边缘。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法兰克福举行的奥斯维辛大审判为转折点,德国才开始直面过去,清算罪行,对战争作出全面的反思与自省。奥斯维辛也才开始发挥其价值:不仅是罪行的追诉,还是历史的见证与警 戒。 一旦直面二战遗产,挖掘遗产的价值,人类又会在此基础上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奥斯维辛之后,思想界通过哲学、神学、各种文艺方式,检讨奥斯维辛,将之作为“现代人类灵魂深处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对奥斯维辛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挖掘,这一行为甚至影响了思想界的言说方式。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将“奥斯维辛之后”(After Auschwitz)作为一项哲学课题提出来。奥斯维辛作为一道分水岭,成为考察现代哲学转向的参照系。 有学者评价:奥斯维辛“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