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

[美] 戴尔·卡耐基
本书的创作过程与缘由 ——戴尔·卡耐基 那是几年前,一个春日里,我正在伦敦的戴斯酒店享用早餐。和往常一样,我努力从《晨报》的专栏里找关于美国的新闻。通常,我什么都找不到,但是在那个幸运的早晨,我有了出乎意料的宝贵发现。 那时,被尊为“下院之父”的T. P. 奥康纳还未过世,他在《晨报》上开设了一个名为“伟人事迹”的专栏。那天以及之后的几天里,奥康纳专栏介绍的是亚伯拉罕·林肯的个人生活:他的苦痛,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他的穷困潦倒,他对安·拉特里奇至真至诚的爱,以及他与玛丽·托德的婚姻悲剧——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惊奇读完了这个系列。我人生的前二十年是在美国中西部度过的,离林肯的家乡并不远,另外,我一贯对美国历史很感兴趣,本可以算是了解林肯生平的了,然而,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林肯。实际上,作为一个美国人,直到读了这个爱尔兰人在英国报纸上写的专栏文章之后,我才知道林肯的事迹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了。 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无知得可悲吗?我问自己。然而,跟几位同胞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我就发现他们跟我一样,对林肯的了解仅限于:他出生在一个小木屋里,曾走上数英里去借书,晚上就躺在壁炉前的地上看书;他插过围栏,后来成了律师;他喜欢开玩笑,曾说过腿足够长才能脚踏实地,被称作“诚实的亚伯”;他曾和道格拉斯大法官辩论,并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他戴一顶丝绸帽,解放了黑奴,在葛底斯堡做过演说;他曾宣称想知道格兰特喝什么牌子的威士忌,这样他就能给别的司令每人送去一桶了。最后,他在华盛顿的剧院里被布斯枪杀。 被《晨报》的文章唤起兴趣后,我就去大英博物馆读了几本林肯的传记。我越读越着迷,最后,到了疯狂的地步,决定亲自写一本。我知道自己没必要这么做:一没作家气质,二没受过写作训练,也没有学者或史家撰写学术专著的能力。另外,已经有许多上乘之作了,不需要再出一本类似的。但是,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