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术概观

梁漱溟
上 编 东方学术概观 《东方学术概观》初草约两万字,着笔大约在十数年乃至二十年前。今从箧中检出审视,觉其文笔软弱无力,盖亦识力不足之征。1975年《人心与人生》一书写出后,决计从新改作。在《人心与人生》第十三章既提出有“东西学术分途之说”,今作即根据之,分就东方三家——儒家、道家、佛家——之学各有所阐述,力求简明切当,有助于后之学者识得其途径而止,实以自己学识浅薄,所能为者亦止于如此也。 1975年7月漱溟记 第一章 绪论 学术出自人类的智慧而育成于社会交流之上。所谓人类智慧者非他,人心内蕴之自觉是已。凡用心在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者运用感官探索之时,必留有印象于衷怀自觉中,先后多次较量,乃悟得其相关规律,从而步步深入焉。然一人经验有限,更赖彼此交流,先后传递修正,由小道而蔚成大观。总之,从乎自觉便有一切创造进步,没有自觉——自觉昏昧疏失——则一切忽略过去,一事无成。 尝见杂技团演走钢丝者,钢丝既细且圆柔游荡,而演者步履其上,往返周旋如履平地,时而纵身一跃再跃,时而变换身姿,百无一失。此固久练习熟所致,然试问其初练时所以能求得其平衡之维持者,非从双脚末梢神经到大脑中枢,从大脑中枢到神经末梢,在每一动作细微感受上如是稳贴,如是不稳贴,自己摸索之揣量之,经过多次体验矫正而后得之乎?其间固赖有师傅指教,然自己不操练则师傅所指点,又如何懂得?一切窍要隐默地蓄在自心,除一同练习之伙伴彼此可互相印证外,无可语人。从初学到功夫成熟,全身各个环节都在参预其事,而一切一切要在此心自觉中。难道不是吗? 上举走钢丝之例,从乎东西学术分途之论,其运用人心的自觉性能而发挥之,颇与中土道家致力在身内体认者为近,而与西洋科学家考察外在事物者不同路。此在学术分类上应属艺术一方面,归入第三类(后详)。 言乎学术所由产生以至其发展流播广远,似端在其应付人类生活需要;即是说:人生有什么问题便产生什么学术。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