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知
邓诗来
前言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在世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即是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所说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没有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
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以获得精神能量。
诚然,尤其当下中国面临文化复兴之际,中国道德日渐衰微之际,我们迫切需要轴心时代的精神能量,以重振我们的道德,以实现我们自鸦片战争百年屈辱之后的文化飞跃。
老子的思想及道德,在世界广泛地受到尊崇、研究和传播,曾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过重要的思想资源。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当时的哲学大师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培尔等人在形成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时,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欧洲启蒙思想家采用中国哲学中的无神论、道德伦理、理性原则,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评论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诚然,《老子》是博大精深的,它是继《周易》之后,又一个文化巅峰。《周易》《老子》《论语》成了两千五百年来无法超越的伟大元典。春秋末期至战国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