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那些事儿

蔡昌
前言 一部人类税收史,就是一部避税与反避税较量的历史。没有避税的欲望和冲动,就没有反避税的动力和源泉,也就无从谈起税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征税与纳税是一种永恒的、高智商的动态博弈对局。“渔网理论”就能很好地刻四征纳双方之间的微妙关系:渔民通过编织渔网出海打鱼。但在打鱼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漏网之鱼呢?鱼之漏网,原因在网而非鱼,鱼从网中钻出是鱼渴望生存的天性使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渔民不应该羡鱼,而是应该想办法修补好自己的网。其实,将“渔网理论”应用于避税领域,确实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税法犹如一张大网,再结实的渔网都有网眼过大或破损之处,而再完善的税法也都有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有鉴于此,避税行为是纳税人对税收环境的反应和适应,体现出纳税人捕捉“税法漏洞”、挖掘“税收空间”的洞察力。更为重要的是,避税行为堪称为税收公平与效率的“试金石”。由于纳税人的避税行为使政府意识到修补“税法之网”的迫切性,进而演变成一种税制变迁的推动力,引发税制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社会各界对避税的理解与认识也是如此。基于民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则,纳税人对税收利益的追求而采取法律允许的合法避税行为,这是纳税人享有的一项合法权益。税收法定原则确立了纳税人的合法避税权,而“私法自治”则使这种权利成为现实,体现着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体现着民主、正义的税收契约精神。 本书以活泼的笔法,轻松幽默的语言,谈论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实操秘诀,传播依法纳税、科学筹划的理税思想。本书按照业务流程展开,将避税筹划按照投资活动、融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薪酬激励、利润分配、资产交易八个方面来阐述,脉络清晰,文风隽永,是一部寓深刻哲理和复杂运作于一体的通俗简约之作。本书最后一章还收录了六个实战案例,为引导大家学习和掌握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技术提供了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