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芙蓉城到希腊

罗念生
编者说明 本书收录的是罗念生先生已刊或未刊的散文、诗歌以及书信等。其中《芙蓉城》曾于1943年由西南图书供应社印行,《希腊漫话》曾于1943年由中国文化服务分社印行,198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版,《龙涎》则曾于1936年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刊行,是罗先生早年创作的诗歌集。 罗先生与诗人朱湘情谊甚笃,朱湘的突然离世成为他永远的遗憾。罗先生曾撰写过多篇文章,推崇朱湘的文学造诣,怀念这位富有才情的莫逆之交。1985年,罗先生与罗皑岚、柳无忌一起合著《二罗一柳忆朱湘》,寄托思念之情。本卷予以收入,并搜集了罗先生早年纪念朱湘的文字,合编为“关于朱湘”。 此外,本卷还收集了罗先生未曾结集的诗歌、杂文多篇。在新版编辑过程中,杨新宇、吴心海等老师给予了莫大支持,提供了多篇难于搜集的重要文章;罗宏才老师提供了罗先生早年在西安进行考古发掘时写就的《莲湖公园发掘记》手稿复印件,在此特表谢忱。 最后,本卷收入了罗先生的书信157通,新增写给孙大雨、彭燕郊、卢剑波、杨德豫、田仲济、王焕生、孙琴安等多位学者的书信。罗老治学之严谨,为人之热忱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罗念生全集》编辑委员会 芙蓉城 芙蓉城 燕京城像一个武士,虽是极尽雄壮与尊严,但不免有几分粗鲁与呆板;芙蓉城像一个文人,说不尽的温文,数不完的雅趣。芙蓉城的地基相传是西王母大发慈悲,用香灰在水面炼成的:城中从来不敲五更,因为敲了便会沉没;不信,掘地三尺便可见水,好像历城一样,到处都是水源。这城在一个高原的盆地中央,四周环绕着“蓊郁千山峰”。西望灌县的雪岭犹如在瑞士望阿尔卑斯山的雪影一般光洁。春天来时,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洪水暴发,流过一个极大的灌口;那儿筑着一道长堤,防范这水泛滥。这堤比黄河的堤防还更坚实,还更紧要,特派一员县令治理;倘若疏心一点,那座城池顷刻就会变作汪洋。口内的水力比起奈阿加拉瀑布的还要强:磨成水电,全省可以不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