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大西洋

[波]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作者前言 看来,我可以不必再担心愤怒的咆哮了——《横渡大西洋》和读者的冲突发生在几年前,在波兰侨民界,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到了防止其他不安全状况出现的时候,亦即要让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不至于太狭隘和肤浅。 今天,在这部作品波兰国内版出版的前夕,我必须要求实现对本书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解读。我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民族,而我们的心态,无论是在海外侨民当中,还是在国内,在这一点上,都还不够充分自由,还依然是扭曲的,甚至是受到操纵的……简直可以说,我们还不善于阅读关于这一论题的著作。一直到今天,我们的这种波兰情结还是太强烈,我们依然受到传统的拖累。有些人(我就在其中)几乎惧怕“祖国”这个词,似乎这个词语让他们的发展延误了三十年。这个词把另外一些人立即送上了我们文学中给人布置任务的刻板模式的道路。我这样说是否有夸张之嫌呢?但是,邮局不断给我送来国内关于《横渡大西洋》的各种报道,甚至有评论说,这是“沙文主义辞令的杂文”,或者“对战前波兰的讽喻”……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关于萨纳齐的杂文。我也许能够享有的最高评价,是把这一作品视为“对民族良知的清算”以及“对于我们民族缺点的评判”。 但是,既然我还有其他更具普遍意义的东西关注,为什么还要和已经死亡的、战前的波兰,或者和以往那种风格张扬的爱国主义搏斗呢?我是不是在那些已经过时的琐碎小事上浪费了时间呢?我属于那种如果放枪,也只对着庞大动物瞄准的有抱负的猎人。 我不否认《横渡大西洋》是一部讽刺作品。而且,甚至也是十足的清算……显然,不是清算某一个特别的波兰,而是清算历史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所造成的波兰(亦即羸弱的波兰)。我同意,这本书是一艘私掠船,走私很多炸药,准备炸毁我们迄今为止的民族情感。而且,在小说里面,甚至隐藏了针对这一情感的明确原则:战胜波兰民族性。要松动我们对波兰的忠诚态度!即使摆脱一点也是好的!从下跪的姿势站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