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涨薪30倍:财务职场透视

李燕翔
前言 2013年春天,因为偶然看到并回复了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上一个网友求职的帖子,我开始频繁造访这个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大概因为我是在财会职场混迹十多年、颇有心得的老鸟,又在这个行业的世界领军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相比企业财务人员更见多识广,所以不知不觉中我在这个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混出了名,很多会计菜鸟遇到职业发展问题都愿意@我来解答,我还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米姐”。 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最常看到的求问帖是关于会计菜鸟找工作的:刚毕业应该去什么样的单位?同时收到几个录用通知应该怎么选?然后我就发现,不管“小白们”考虑的因素有多少个,到最后“工资”都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每当看到这些帖子,我就想起自己的过去,也常面临类似的权衡和选择。每当我纠结的时候,心里都好似有甲、乙两个小人儿在打架—— 甲:现在工资低没什么,关键是职位有没有发展前景,这个职位虽然工资高,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乙:我呸!你那是装清高!你要提高技术含量,还不是为了以后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 甲:年轻时不要考虑工资,应该更注重公司的选择,好公司会有完善的培训体系。 乙:又装!培训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提升技能,以后跳槽时能要到更高的工资?而且别忘了,培训机制完善的好公司通常工资也不低! 甲:这个公司虽然给的工资不错,职责难度也挺高,向CFO汇报,但职务头衔太低了,怎么只叫“高级财务分析师”啊?怎么也得给个经理的头衔吧? 乙:哈哈,我看你要装到啥时候?头衔能当饭吃、当衣穿吗?你看那些多如牛毛的杂牌小公司,大把人的名片上印着经理、总监的头衔,其实挣着不到一万元的工资,那种经理总监的职位给你,你愿意去吗? …… 诸如此类的纠结不胜枚举。然而仔细剖析,其实自己心里这两个小人儿的观点并不矛盾,甲说的都是表征,而乙是将甲的观点抽丝剥茧,展现出它的核心本质。这个核心本质就是: 所有不以涨工资为目的的工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