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摩托看世界

袁越
导言 我不是一个天生的旅行爱好者。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式旅行发生在2003年底,我和两个朋友去阿根廷参加友人的婚礼,顺便在那个国家玩了三个星期,这才第一次体会到了旅行的乐趣。那一年我已经35岁了,在那之前我只在三个国家——中国、美国和墨西哥呆过,如今这个名单已经达到了五十个。 回国之前,我看了一部描写切·格拉瓦的《摩托日记》,惊讶地发现年轻的格瓦拉居然选择了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旅行路线。回国后我开了个博客,取名“土摩托日记”,以此来纪念那部电影,以及那次旅行。因为这个博客名字,朋友们开始管我叫土摩托,据说这个外号比我的真名的知名度要高得多。 为了那次旅行,我专门买了台小DV,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剪成了一部小电影,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学了DV拍摄和剪辑技术。回国后我把这个手艺用在了王小峰写的那个小电影《小强历险记》上。最终的结果肯定算不上有多好,但据说这是国内第一部网络电影。 编完《小强历险记》后不久,我突发奇想,把那次旅行的经历总结成了一篇游记,取名《格瓦拉的阿根廷》,我们杂志的主编看过后觉得很好,便给我打电话,专门给我开了个栏目,叫做“旅游与地理”。他让我以后就按照这个路子写,旅行的经费由杂志社承担。 你们看,仅仅一次旅行就为我带来了这么多好运气! 从此,我就开始了在路上的生活。如今我平均每年有大约一半的时间不在北京,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一些小国家跑。这样的生活虽然不稳定,但带给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我因此而拓展了视野,修正了很多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2012年初,我把在杂志上发表过的“旅游与地理”栏目文章挑出一部分集结成册,并附上我自己拍的照片,结果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本书不是旅行指南,因为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书中写到的很多国家都是你们这辈子很难有机会去到的。这本书写的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记,而是借助旅行,考察一些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