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日记

[英] 乔治·奥威尔
序言 乔治·奥威尔这个名字,自始至终,都与“颠沛流离”、“疾病缠身”、“壮志难酬”以及“离经叛道”挂钩。他笔下的《射象》、《绞刑》、《收容所》等作品中,所用文字均精致而残酷,细致而压抑。奥威尔的一生总要与政治挂钩,《动物庄园》、《一九八四》等作品都被冠上了“政治寓言”的美名,用比喻性的故事讲述意味深长的道理,通过喻世,进而醒世,最后警世。其对现实不慌不忙地剥离,对自己近乎残忍的剖析以及对世界张口无声的呐喊,让我们看到奥威尔对良知的坚守和对人性的坚持。 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奥威尔阐明了写作的四个动机,即“纯粹的个人主义”、“美学热忱”、“历史责任感”及“政治目的”。正因为此,结合奥威尔早年经历,他才能完成“波澜壮阔的自然主义小说,它要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不仅要有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艳惊四座的比喻,还要有大量辞藻力求华丽、且务使其读来琅琅上口的章节。”然而,最波澜壮阔的也是最平淡无奇的,奥威尔最用心、耗时最长的作品无疑就是其个人日记。而《奥威尔日记》也的确真实反映了奥威尔写作的四个动机。他个人所书的日记,带着田园般朴素的美,却没有忘记给时局留一席之地,反映了其责任感。 日记中的奥威尔心思恪纯,褪去了足以鞭笞人心的尖锐,他保守严肃的形象被质朴纯粹所取代。他的日记与世事纷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面对日记,更像是面对真实的自己,他不再下笔如狂、不再驳斥、不再嘲笑也不再讽刺,而是带着“我醉欲眠卿且去”的洒脱俊逸,拳拳之心,怡然自得。 奥威尔的日记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有时,他是园丁——修剪花枝、犁耕土地、为每一株果树的丰收自豪欣喜,也为每一朵花儿的颓败黯然神伤;有时,他是观察家——地铁、公园、街道的繁华与没落尽收其眼底;有时,他是记录者——将食物等的配方详细抄录。这些段落,给世人呈现了奥威尔细心且耐心的一面。 然而,奥威尔并非只关注自己的一方天地,他从未远离人间万象。他关注党派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