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世界

[日] 白川静
序章 《诗经》在古时只称为《诗》。《诗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全部诗歌的集合;此书应是公元前9到公元前8世纪所流行的中国古代歌谣的集成。《诗经》这个庄严的称呼虽然是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但是早在先秦时代,它就已在《论语》《孟子》以及其他诸子之书当中被视为经书,亦即最权威的古老典籍来引用。在中国最古老的目录书——《汉书·艺文志》里,它亦被收录于《六艺略》之中。六艺也被称为“六经”,是儒教圣典之书。作为将古代人们的喜怒哀乐融入其中并抒发于外的民谣和贵族社会的诗歌,像这样过早被视为经典,虽然对于古代歌谣的后世传承而言可谓幸事,但诗篇的解释也因此被儒教性的诠释所改变,失去了其古代歌谣的本来面貌。或许是因从古至今诵读《诗经》之人繁多的缘故,所以常使人感到存在着很多难以索解的奇特解释。虽说被称为古代歌谣,其中毕竟存在着和今人并无变化的情感流露。只有将这种情感用直接的解释表达出来,才是理解诗篇这种古代文学的出发点。本书将以此作为首要的目标。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诸国的民谣,雅是西周贵族社会的诗,颂是周王朝为主及于春秋期鲁、宋二国的庙歌。此三部分,其诗篇的性质也大有不同。 风具有风俗之意,是本意指自然风气之意的词语,所以由风土、风俗所诞生的歌谣都被称为风。流传至今的,有《周南》十一篇、 《召南》十四篇、 《邶风》十九篇、 《鄘风》十篇、 《卫风》十篇、 《王风》十篇、 《郑风》二十一篇、 《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 《唐风》十二篇、 《秦风》十篇、 《陈风》十篇、 《桧风》四篇、 《曹风》四篇、 《豳风》七篇,合计一百六十篇。其中唯有《周南》《召南》称为“南”,故而叫作“二南”。周、召二地位于现今洛阳周边至于其南部的地域,古时为统治此地的周公、召公之子孙所领。“二南”之诗多在贵族社会的仪礼之中作为乐诗使用,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因与一般民谣的性质不同,所以“二南”之诗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