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与石头

[美] 理查德·桑内特
献给希拉里 城市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所构成: 相似的人无法让城市存在。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 ——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 赵立行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人类总是在期待中匆匆前行,而人类的心灵层面却时时回溯过去,希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找到某种关系。在匆匆前行的背后遗留下无数的文明痕迹,而时时的回望则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的文明史。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历史意识,促成了不同的观察文明的视角。在过去传统的历史学中,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观察者有之,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者有之,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观察者有之。尽管在传统历史学中,这些角度之间也有着矛盾和争论,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等形形色色新型流派的兴起,传统历史学的整体界限已被突破,被传统历史学长期忽略的领域被挖掘出来,看似“另类”的视角为历史学增添了不少的活力。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就是诸多另类视角文明史之一种。 理查德·桑内特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考察,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分开来看都是极其普通的,人类身体是无处不在的,城市也是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是在传统的文明史中很难看到这两者有什么密切的关联。正是在这样一个普通但又被忽略的领域,在身体与城市之间复杂关系的表现中,桑内特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架构。 在桑内特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的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它们又对应着人类历史上的三种城市理念和类型。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其中身体体验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反过来城市形象又回应和加强着身体的体验。第一种类型,他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在这一部分,他以具体社会生活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是如何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形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