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面面观(中文版)

[美] 曼弗雷德·B.斯蒂格
谨此书献给 我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和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学生 序言 时殷弘 在世界政治经济观察和研究中,作为近年来被使用得最频繁(或近乎最频繁)的一个术语,全球化是个动名词。它远不只是指一种既有的状态,也是指一种能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世界各不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式的某些重大方面生成某种趋同为头号主题,在其中跨国和跨社会稠密交往与其变迁效应的范围和深度愈增,改造着所有有关国家、社会和其他人类群体,使之从缺乏全球类同性变成多少具备这样的类同性,从外在于全球体系变成内在于这个体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变得愈益广泛、深入和复杂。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以及上述交往、变迁、改造和趋同总是有它们的限度,人类生活方式的地域——文化差异和政治——社会多样性常在不息,永远是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和世界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因。 在世界现代史以前,无论全球化过程有怎样的部分潜因和雏形性的类似物,少可争议的是全球化本身发端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航海大发现和西方初始扩张,用一位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的话说,此时开始创立了取代“旧世界线性体系”的全球“环状构造”。由此初露端倪的原始的全球性政治经济与初生的现代国际体系、现代商业经济和现代思想相伴并互动,到18世纪后期已经可以使亚当·斯密这位自由主义者形成一个在我看来是最初的全球化理论,而到19世纪中期更能使马克思真正宏伟和鞭辟入里地指出全球化过程已有的历史大貌、根本动因和主要效应,连同它的最一般远景。那时以来,在由马克思启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阐发的“世纪性趋势”(包含所谓扩展趋势和深化趋势两者的“增进剥削范围和强度的最长期趋势”)驱动下,全球化促成了种种世界现代史头等重大事态,其中不仅有殖民帝国、美国和法国革命、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而且有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和非西方现代大国的兴起,连同真正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形成。在当今的全球化观察家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