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李劼
正如文明是递进的, 文化是回返的, 以文艺复兴的形式。 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自有宋年间悄悄开始, 至《红楼梦》问世方才彰显其巍然恢宏的气象。 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 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 图片: 1991年,李劼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宿舍。 增订版序 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第一版由上海的东方中心出版,当时,该社编辑从我手里借用了此著的手稿,至今未曾归还。第二版是收入在五卷本的《李劼思想文化文集》里,作为其中一卷出版的。第三版由书商交给新星出版社出版,至今样书和稿酬不知所踪。不仅如此,新星版还擅将此著更名为《红楼十五章》,其出版质量低劣,插图恶俗,虽已远超过版权期限数年之久,图书依然在印行、售卖。第四版是台湾的允晨出版社出版的繁体字版。该版经本人亲自校对和订正,并重新作序。 本次出版的,是在台北允晨版的基础上编辑的。最新版的编辑诸君作了很认真的校阅,并且作了增订的努力。增订内容乃是本人根据2015年2月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所撰写的长文——《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这篇长文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作为中国式文艺复兴经典的《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经典之间的对称性。 从文化和审美的宏观视角着眼,此著之于《红楼梦》的论述,有几个要点有必要提醒读者关注。一者是《红楼梦》与《山海经》神话的渊源,一者是《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的承接性和超越性,一者是《红楼梦》兼具《清明上河图》的尘世性和《富春山居图》的出世性,最后则是本次增订版所收入的长文所指出的,《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文学经典之间的对称性。倘若明白了这几个要点,解读《红楼梦》就不会再停留在所谓的红学水平上了。 借此增订版的出版机会,我想再次重申一下,此著的论述对象虽然是《红楼梦》,但是跟所谓红学毫无关系。至于本人,也不是什么红学家。本人之于《红楼梦》的思考,与本人对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