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女工

大熊姐姐
一、 陈姝背后的巨型机器因为运转正发出阵阵规律的铛铛声,“铛……铛……铛……”,震耳欲聋。 最初刚工作的一个星期里,因为每天八小时始终被一声声巨响敲打,她的耳朵一下患上了急性听力损伤,即使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耳畔似乎还在回响:“铛……铛……铛……”。一晃,她已经在厂里工作了三年。 这是一家有几十年辉煌历史的重工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当时国家三线建设迁移西北的号召,全厂员工携家属数万人在工厂领导班子的部署下整体迁到了这里。加上周边城市由基层政府层层选拔输送的优秀人才,最终将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与工厂有着深厚的情缘。陈姝的姥爷是身有军功的干部,从部队退下后担任工厂的保卫工作。陈姝的爸爸少时参军,从部队退伍后因履历优秀,经过家乡选拔,连同其余候选人被一路敲锣打鼓送到工厂。天南海北的两家人,在这里碰了头,就有了陈姝。 陈姝小的时候,住在开放式的院子里,前后十几栋低矮的楼房全是和爸妈在一个厂工作的叔叔阿姨。工厂8点上班,学校8点上课,如果上学出门晚了就能和出门上班的叔叔阿姨们撞上。那时,放眼望去人头攒动全是蓝色的工作服,就像电视里看到的海水一样,壮观非常,时常能把个头小小的陈姝埋在里面。十几年后陈姝第一次穿上这一身从未改变的蓝色工作服,她以为自己的一生真的要被掩埋在这件宽大的衣服里。 她现在就职于冲压岗,这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圆柱体的机器每30秒下压一次,停留3秒中后自动抬起,她需要做的就是检测待冲压零部件的摆放位置,如果出现偏差就需要在机器抬起时迅速纠正,以免持续性作业造成传送带上的零件报废。这个工种太过危险,操作不当或者开小差都极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同岗位一位已调离的工友因为工作时一边调整零部件一边讲电话,一时不注意就被机器冲掉了三根手指,在住院治疗了五个月,是上年度最大的工伤事故。当时,车间主任大为火光,大会小会开了一个遍,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