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其历史枷锁

[美] R.塔格特·墨菲
献给修 图片 前言与致谢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人人须知”系列,本书成为其中之一。入选这个系列的主题都很有价值,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大卫·麦克布赖德邀请我来写作这本书时,我有点受宠若惊,但也有点不安。我担心稍微了解日本的人便不会翻开这样一本描写日本的书,其他人可能也会忽视。因为回到2010年,外部世界对日本唯一感兴趣的似乎就是它的文化:饮食、传统艺术、当代时尚设计和村上春树的小说,还有那些奇异的视频与漫画。除了日本人以及那些像我一样生活与之神秘交织的“怪人”之外,如果还有人对日本的政治、商业与经济感兴趣,也是将其当作警诫人的教训。我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日本给我们提供了各种经验教训,其中很多并非负面的。我以前发表的文章所关注的那些议题(如日本的政治、商业、经济等),现在似乎已经没人关心了。再多一本书可能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无法重新点燃这个国家曾经有的广泛魅力。 但大卫的邀请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做其他任何写作方式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将我对日本政治和经济的思考与人们似乎一直感兴趣的历史与文化问题结合起来。我越是思考日本的信用创造如何转化为经济活动或日本在当今全球金融框架建设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这些问题我在其他书中也讨论过),就越是确信不可能孤立地理解这些事情。想了解日本现实的任何一个面相,就必须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换言之,日本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日本企业的人事习惯、东京街头标新立异的时装、日本政治无休止的抢座椅游戏、日本数百年的锁国政策,这些问题都存在某种关联。大卫正给我机会找出这些联系。即便最后没有多少人读这本书,那也无妨,因为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机会,使我可以整理从15岁开始就让我着迷的思索。那时,我在陈旧而拥挤的羽田机场走下飞机,坐上长途汽车,沿途看见灰色的、快节奏的、行人如鲫的城市风貌,那一切是我平生没有见过的。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值得写。 在正式开始写作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