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古代的公休假

李红雨
引言 迄今为止,人类的历史记录,主要是一部劳动史。在人类持续往复的辛勤劳动之下,人类书写了无以计数的辉煌。 然而,作为人类的天然行为之一,闲暇与劳动的关系,以及其对于生活的意义,在其中却常常含混模糊。闲暇行为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极分化,也使事情有些混杂。 在中国的历史中,关于人的休假和闲暇活动这件事,并没有被过多关注,这与历来的传统观念相关。《尚书·无逸》篇云:“君子所,其无逸。”勤谨操劳以进取,这当然是最正当的事,闲适而欢娱,则容易与荒疏逸废联系在一起,以致常常遭受贬抑斥责。 《尚书·无逸》篇,为西周初年匡扶朝政的周公姬旦所作,他谆谆告诫王二代毛头小子周成王,为政要勤勉慎行,不可沉湎于嬉游、安逸和田猎之中,身为王者,应“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稼穑之艰难”与逸乐追闲,在漫长的历史路程中,是社会生活的两端,二者产生不小的分离。周公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君权时代的君王以及权贵们来说,在无上的特权之下,闲暇逸乐的条件与机会无处不在;而对于艰辛于稼穑的劳作大众来说,些许的安闲和欢愉,也是稀缺和珍贵的,这对于他们的生命来说,意义何其深远。 在劳动的背后,消歇、娱乐、怡兴、休闲这些事体,其实一概不可缺失。这些行为,使人们的劳作——包括体力劳作和精神劳作得以延续,它们为人们抚去疲劳,舒慰身心,唤回能量,辉焕精神;而更为深层的是,闲暇中的休闲之事,其实还关乎了人性的本质追求,其悄然导向了人的本性的回归,在休闲娱乐的状态中,灵魂可以在其中自由呼吸、欢然雀跃,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本色和追寻对自由的终极向往,让人性得以滋润和完整,并从中获得对生命本体存在意义的肯定。 如此说来,获得闲暇和休闲娱乐是人的一种天赋权利。就人的本性而言,这从来都是一件美好的事体,它牵挽着生命的美妙与幸福,因而从来也都是人类生活中恒久不渝的追求。 休闲行为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呈现得色彩缤纷、魏紫姚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