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

[美] 马修·克劳福德
中文版序 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 非常高兴本书的中文版面市,我也很愿意为中文版撰写只言片语,介绍我自己出书之后的经历。根据自己摩托车修理工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并因为这本书被邀请与政府官员们一起吃饭,这整件事让人感觉很是不同寻常(有时候,为了参加此类晚宴,我要费上大劲才能将自己的双手洗得干干净净)。来自其他国家的哲学家有时会到我的工作室来,此时我不得不提醒他们走路时多加注意,别被空气软管给绊倒了。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在书中提出的那些观点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这让我很受鼓舞。我也希望中国读者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环境,探究如何应用书中的观点。 2011年夏季,我曾在北京北海公园游玩,并逛了附近的几条胡同。路上我遇到一位男子,他有一辆敞篷的手推车,里面摆放着众多自行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他的修车摊就摆在马路边,而且似乎一直占据着街角这块地方,服务对象主要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 他工作起来自信满满,基本上不说话。他的举止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在做生意,好像根本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他身上也没有任何企业的标志。我很难想象,如果他和其他人一起身着统一的工作服走在街上,嘴里吆喝着某家公司的口号,会是什么样子。他提供的服务不用多加宣传,也没有必要宣扬什么高尚的目标。也就是说,他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为什么在当今的社会里,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杰出的成就呢? 中国和美国一样,年轻人都被灌输只有上大学未来才有希望。但在家人做出许多牺牲,花了大把金钱之后,他们只是发现自己必须同大量大学毕业生进行竞争,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机会在等待着他们。他们难以体会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是什么感觉,因为工作中存在各种高深莫测的力量,而且其中的因果关系可能太过隐晦难懂。 本书探讨的就是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从像那位修车师傅这样的人物入手寻找线索,帮助我们懂得人类繁荣发展的要素。那位修车师傅靠的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