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英] 乔治·奥威尔
代译序
[德国]埃里希·弗罗姆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同时也是一种预兆。他表达的是一种对于人类未来近乎绝望的情绪,同时也预兆,除非历史的进程改变,否则全世界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大部分人类的特质,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人。
这种对人类未来绝望的情绪是西方思想中最基本特征之一,即对人类进步以及人类创造正义与和平世界的能力怀有坚定的信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信念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以及基督教《旧约全书》中提倡的救世主观念。《旧约全书》中的历史哲学观念认为,人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长和发展,并最终会实现他们所有的潜能。它假设人类会充分发展理性与爱的能力,并因此理解这个世界,从而能和同伴以及自然共存,同时他们也能保留个性和完整性。普遍的和平和正义是人类的目标,先知们坚信错误和罪恶即使有得势之时,“末日审判”最终还是会到来,救世主便是这种信念的象征。
先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人类最终会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基督徒将这转变成超越历史的、纯粹精神层面上的观念,但并没有放弃它与道德规范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强调,尽管“上帝之国”不可能在当世实现,但是社会秩序必须符合和实现基督教的精神原则。基督教派在宗教改革前后,用更加急躁、更加积极和更加革命的方式来强调这种观念。随着中世纪的结束,人类的感官和信念,已经不只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更加完美的社会,这种观念开始以新的力量和新的形式出现。
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发展的新型写作方式,首次应用这种方式的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字面意思是:乌有之乡),这个名字后来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同类作品。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对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提出了最尖锐的批判,同时他也构建了另一个社会图景,尽管它可能并不十分完美,这个设想解决了大部分他同时代人听起来无法解决的人类问题。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其他同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