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夜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前言
谈这个喜剧先得从剧名谈起。在西欧基督教世界里,每年1月6日是“主显节”,纪念耶稣降生后受洗,东方三贤去伯利恒朝拜圣婴等事迹。“第十二夜”也就是“主显节之夜”,到了这一夜晚,从圣诞节起持续十二天的整个圣诞节期就宣告结束了。
当时,人们在这跨年度的节期的最后一夜,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依依惜别声中,那一番热闹,甚至比“圣诞之夜”更隆重。
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第十二夜”的宗教色彩日见淡薄,而演变为一个世俗气息很浓重的狂欢之夜了。今天的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莎翁给这个喜剧取了一个和戏剧情节毫不沾边的剧名:《第十二夜》呢?但是对于当时的观众,这剧名意味着舞台上将为他们呈现一个弥漫着节日气氛的狂欢世界,让那个由常情常理支配着的现实世界暂且退隐一边吧。
一对孪生兄妹,早已进入了谈情说爱的青春年华,难道还彼此肖似得雌雄莫辨,真假难分?当时又没有银幕上制造分身术的电影特技,出现在舞台上的分明是两个面貌不同的演员(其中一个还是童伶),用理性的批评的眼光来看,就更显得荒唐了。可是由此造成的喜剧性场面,那种种误会,那纠缠不清,那疯疯癫癫,却确是增添不少笑料。当时的剧场想必不止一次地淹没在一片开怀的笑声中;至于那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只是回到了现实世界后才会想起来。
“把这回事搬上了舞台,我可要批评呢——太荒唐了,全是捏造!”费宾(奥丽维雅的仆人)说道。这岂不是剧作家找机会,通过剧中人物之口,在向观众打招呼吗?——别拿它当真吧:这搬上了舞台,发生在虚无缥缈的伊利里亚城的那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给喜剧取名“第十二夜”,恐怕用意相同,为了让观众对于进入那样一个喜剧性世界精神上有所准备吧。
喜剧《第十二夜》荒唐的事儿多,笑料也多,但它可不是一个让人笑过之后就忘了的胡闹剧。整个戏剧并不始终都是在虚无缥缈的云端里盘旋,它有落脚到地面上来,投入现实生活的怀抱的时候。那时戏剧场面就从城堡大厅转移到了底层的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