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骨档案

李衍蒨
专业推荐 法医科学需要团队合作,所以法医人类学亦是重要的一环。利用通俗案例介绍法医知识是这本书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它深入浅出,将法医知识通俗化,值得推荐给一般读者。 ——台湾大学法医学研究所教授 孙家栋 作者以自身丰富的法医工作背景,通过历史与现代著名案件,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法医人类学知识,包括骸骨与DNA鉴定、尸体分解过程、重金属中毒、身份比对、衣物风格分析等,让不同领域的读者均能快速进入法医人类学的专业领域。这本书实为法医学的科普代表作。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科技侦查科副教授 曾春侨 通过众多引人入胜的案例,这本书以兼具悬疑性与知识性的写作手法,告诉读者法医人类学到底是什么,它可以做到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诚如作者所言,真相虽然不能让死者复生,但却能让生者知道事件如何发生。也唯有如此,才有避免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 ——《疑案办》团队 简体版序 尸骨给我上的一堂课 2019年至2020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动荡不安的一段时期。 对于我们的当代历史来说,这段时期绝对值得记录。这些变化牵动的情绪并不容易处理,每个人身边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这段时间真的非常不好过,我在海外的考古及研究工作安排也受到影响。 每当说到挖掘或是做研究、处理案件时,我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很不可思议的是可以触摸到他们。这些我不认识的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我却跟他们离得这么近。通过他们骨头上面的痕迹、变化,我仿佛能够感觉到他们的痛苦、经历、心情,甚至他们受到的折磨,这些我都试着感受与体会。他们在我面前从来都不只是骨头,而是有生命、有血有肉的故事。我记得本书繁体版的编辑阡卉在书本面世后写道:“法医人类学家的专业很硬核,天天要面对很多‘死人骨头’,但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的确,我很多时候都觉得我肩上或是背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份重量相信是来自我对人命、真相的执着,同时它也令我更重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