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为王

明河在天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张岱 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 ——康有为 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之一。 ——钱穆 一生俯首拜阳明。 ——东乡平八郎 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梁启超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图片 序言:人皆可以为阳明 近年来,国学大有复兴之势,不管其中充满了多少曲折和多少杂质,这总是让人欢喜的现象。民族的精神自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并主动传承,这正是我们民族走向新生的必经之路。 在这其中,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渐渐成为了大家当下所关注的一个大题目,很多人都是带着现时的困惑,希望能从这位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千古完人”这里,得到一些滋润心灵的启发和智慧。 不过,就我自己的一点心得和体会而言,在接触王阳明之前,我们其实一定要弄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绝不能带着单纯的功利之心去他那里寻找什么成功之术,什么制胜法宝,那样的话便是偏了,起码是狭隘了——“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阳明要给我们的明明是“渔”,为什么我们还偏要向他求“鱼”呢? 简而言之,阳明心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让人的内心完善和强大起来!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是人所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成功,是我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呢? 一代大儒黄宗羲即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诚然,不学阳明,我们还要学谁呢? 一、阳明其人及思想缘起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他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嘉靖七年末(1529)。可见他主要生活在明代中期,这也是一个大明王朝由盛渐渐转衰的时代,弊端丛生,危机四伏,直接冲击着阳明的内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