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诗选

李伯齐 李斌
前言 明代中期,嘉、隆之际,李攀龙主盟文坛,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诗名高于当代,影响及于清初百有余年。自明代以来,对其诗歌的评价即毁誉参半。誉之者说他起衰救弊,功德盖世,毁之者说他拟古剽窃,贻害无穷。评论者或执其一端,不及其余,或拘于门户,故甚其辞,都失之偏颇。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关于李攀龙及其诗歌的研究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李攀龙一生创作了一千三百八十余首诗,其中艺术性较高、向为人赞誉的近体诗约占三分之二。为使读者全面了解李攀龙这位诗人,本书编选了李氏各体诗歌二百四十一首,其中近体诗一百九十四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因家近东海,自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其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与其仕宦生涯相终始。今以其居家为界,分为四个时期。 一 李攀龙出生于日益衰败的富商之家,其青少年时期是在家乡济南度过的。其父李宝通过捐纳成为德王府的膳食主管,“善酒,任侠,不问家人生产”,且在攀龙九岁时就死掉了。其父死后,其母张氏不为祖母所容,分家析产,迅即沦落为贫民。在其幼时,“家徒四壁立”,依靠母亲张氏纺织艰难度日,“率日一饭,即再飧,必鲜饱”。其母为使其成才,将家迁于学宫附近,令其就近请教塾师,“伏腊行经师脩,脱簪珥取给焉”。攀龙发奋苦读,十八岁入县学为诸生,并取得府学廪生资格。在这一时期,李攀龙与同邑殷士儋(后为内阁大学士,有文名)、许邦才(后为王府长史,济南诗人)结为知交;三人情趣相投,终生为友。当时县学和府学都在今大明湖南偏,殷氏居趵突泉西侧,许氏家大明湖旁水村;大明湖、趵突泉,成为李攀龙等常往聚会、读书和流连之处。湖泉之上,林木苍翠,景致优美,唐、宋以来的诗人李白、杜甫、苏轼、曾巩、苏辙、赵孟頫、元好问、张养浩、边贡等均曾游历并留下优美诗篇。李攀龙徜徉其中,俯仰湖山,领略泉音柳韵,触摸前代诗人的诗心诗境,切磋诗艺,陶冶情性,对其诗歌情趣的形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