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第1辑

于世洁
《我在清华等你来》(第一辑)编委会 主编:于世洁 副主编:尹佳 杨悦 杨帆 编委:张晏慧 陈亚微 林志伟 于小琳 周青阳 张晔 岳廷 蔡皛磊 陈伊凡 郭宋立 欧媚 王妍 杨洁 杨瑛 李琼 孙梦璠 周佳晶 杨臻臻 施文荻 景嘉伊 曾繁尘 张楚 万宁宁 致2030年的你 2013年,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研究预测,2030年的中国将成为一个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国家。这个假设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机构,大学在其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一直致力在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清华的学生也一直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清华“你就是中国”,你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你具有怎样的能力,中国就会具有怎样的实力。对于2030年的中国,近些年入学或将要入学的学生正是社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那么你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助力国家的发展呢?如果用几个词来概括2030年的你,我想是以下三个词。 首先是“国际化”。很多人将国际化简单理解为具有出国的经历。我支持人生需有一段时间出国进行学习与体验,但这是手段并非目的。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公民的意识,而这点许多在海外留学多年的人恐怕也做不到。2016年9月,100名经过精挑细选的全球精英将进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学习。这一项目的发起人,美国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Schwarzman)先生认为,现在的中国对于未来的世界是一门必修课,苏世民学者项目希望未来全球的领导人都具有中国经验,在中国生活学习过一段时间。他特意要求学员们来到清华不是过隔绝的生活,而是要学会使用清华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要和清华的学生无差异地融合在一起。 这一项目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也会实际影响到清华学生的国际化。 第二个词是“创造力”。创造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