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选集

赵树理
书前彩图 图片: 赵树理 图片: 《小二黑结婚》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封面 图片: 《小二黑结婚》版画 图片: 《李有才板话》1949年版封面 图片: 《李有才板话》插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同时期赵树理作品封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元、叶欣等人为赵树理著作创作的版画作品 图片: 太原南华门外赵树理故居 肖刚 绘 代序 也算经验 近几年来,有些朋友们,要我谈谈写作的经验,可是我一次也没有谈。一个并非专门写作的人,写了几个小册子,即使有点经验,也不过是些生活和其他工作中的经历,作为“写作经验”来谈,我总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又有几位朋友要我谈,我用上边的理由回答了他们,他们有人说:“那些‘经历’也可以谈谈。大家既然要你谈,你要太固执,人家就要误会你是摆架子。”好!谈就谈谈吧! 先从取得材料谈起:我的材料大部分是拾来的,而且往往是和材料走得碰了头,想不拾也躲不开。因为我的家庭是在高利贷压迫之下由中农变为贫农的,我自己又上过几天学,抗日战争开始又做的是地方工作,所以每天尽和我那几个小册子中的人物打交道,所参与者也尽在那些事情的一方面。例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就是我父亲的缩影,兴旺、金旺就是我工作地区的旧渣滓;《李有才板话》中老字和小字辈的人物就是我的邻里,而且有好多是朋友;我的叔父,正是被《李家庄变迁》中六老爷的“八当十”高利贷逼得破了产的人;同书中阎锡山的四十八师留守处,就是我当日在太原的寓所;同书中“血染龙王庙”之类的场合,染了我好多同事的血,连我自己也差一点染到里边去……这一切便是我写作材料的来源。材料既然大部分是这样拾来的,自然谈不到什么搜集的经验,要说也算经验的话,只能说“在群众中工作和在群众中生活,是两个取得材料的简易办法”。 再谈谈决定主题: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