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败为胜:印缅战场对日决战(1942-1945)

[英] 威廉·斯利姆
献给军人的妻子爱琳 她追随着战鼓 把泥墙小屋或政府官邸变成真正的家 推荐序 缅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区的一个特殊战场,那里丛林密布、河流纵横、气候恶劣、疾病肆虐、物资匮乏。缅甸战场在盟军战略中处于最末优先级,却有着世界军事史上最复杂的指挥结构。盟军缅甸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并保持通往中国的交通线,以支持中国长期抗战。中、美、英三国军队在缅甸并肩作战,与日军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战斗,从耻辱溃败到光荣凯旋历时3年多时间。 威廉·斯利姆将军是盟军在缅甸的主要战场指挥官之一。他临危受命来到缅甸,亲身经历从全线溃退到全面反攻的过程,亲自组织计划制订、部队训练、后勤准备和战斗指挥,妥善处理了英军与美军和中国军队错综复杂的指挥关系,成功驾驭了史迪威、温盖特那样特立独行的下属,展现出一名高级将领的全面素质。这样特殊的经历在二战盟军集团军司令或集团军群司令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寥寥无几。斯利姆被人们称作“士兵中的士兵”(Soldier’s Soldier),他为人真诚、谦逊、朴实,他赢得部下的信任靠的是坦率和关怀,他愿意与下级指挥官充分讨论作战构想,他重视向下级灌输清晰的意图,鼓励他们根据指挥官意图和战场情况创造性完成任务。斯利姆在处理友军关系中表现出理解和宽容,他在成功与挫折面前表现出理性和冷静,他在荣辱面前表现出不贪功、知悔过的风度。不论战争如何演变,领导指挥艺术的真谛是相对稳定的,而斯利姆将军堪称这方面的楷模。 《反败为胜》是斯利姆将军的缅甸作战回忆录。这部著作从一个高级指挥官的视角,全景记述了盟军在缅甸战场反败为胜的全过程,不论从内容还是文字看,都称得上是二战高级将领回忆录中的杰作。长期以来,国内关于二战缅甸战场的研究集中在中国远征军和美国“飞虎队”,相关人物传记也主要限于孙立人、陈纳德、史迪威等中国和美国将领,对英军战史和人物较少触及。谈到缅甸战场上的英军,国人脑海中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