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经济学讲义

王东京
前言 我一直想写一本供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阅读的经济学讲义,于今回忆,萌生此念头是在25年前。当时我在中央党校主讲西方经济学,有一次下课后学员告诉我,他们读过不少经济学教材,可由于原来是学理工,隔行如隔山,经济学书籍不容易看得懂;还说听我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这后一句无疑是恭维话,当不得真。不过这也点醒我,应该写一本让非专业读者能够读懂的教科书。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或者参与经济决策,或者主理一方经济。这些年我行南走北到各地调研,时常听到人们议论:某领导懂经济,某领导不懂经济。怎样才算懂经济呢?老百姓看的当然是实惠。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认为你不懂经济。而若让我说,懂不懂经济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基本经济理论,能否按经济规律办事。 1997年,我投石问路,尝试写了一本《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一个月销售了10万册。后来又写了《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也是一印再印。“与官员谈”系列一共写了8本,前后用了差不多10年时间。所幸的是,这8本书写下来,不仅让我了解了领导干部的阅读需求,也让我找到了与他们讨论经济问题的交流方式,形成了自己的讲课风格。 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写完“与官员谈”系列后我意识到,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懂得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2005年至2010年,我又用了5年时间写《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至此万事俱备,正要开工动笔撰写本书,校委却安排我到教务部工作,后来岗位又几经变动,忙忙碌碌,写作计划搁置了10年。 不过这10年我并未停止做研究,2015年我再次对西方经济学的疑点逐一甄别补正,次年出版了《经济学反思》,2018年又出版了《经济学分析》,其实这两本书也都是为写本书所做的准备。2020年3月,我卸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终于有时间可以完成这个酝酿已久的写作…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