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未来(典藏版)

[美] 杰里米J·西格尔(Jeremy J. Siegel)
献给我的老师——保罗·萨缪尔森, 以及我的同事和良师益友——米尔顿·弗里德曼 推荐序 价值投资理论的自我救赎 姚振山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说:科技的汇集和传播加快了全球化的趋势,而地球越发变得平坦,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前行。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之小、如此之快,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意味着什么?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种变化? 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许无须刻意研究世界的未来,但是一定会关注未来人口危机和老龄化浪潮冲击下的经济增长趋势;一定会关注未来全球经济强国的转变带来的新的投资区域和行业分布的变化;也一定会关注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架构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的时候,作为投资者,他们的未来是什么? 也许是巧合,《股市长线法宝》一书的作者杰里米·西格尔,在他的《投资者的未来》这本书中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身为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的西格尔是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坚定的拥趸,但他在对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运行趋势和投资收益率进行分析,对标准普尔原始成分股投资收益率以及紧跟成分股调整的标准普尔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之后,对于价值分析中的一些经典论断以及一直习惯使用的投资方法提出了自己新的研究观点,而其中有些观点甚至否定了价值投资者一直坚持的投资方法。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验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约定俗成的观念和理论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思维的惯性,当我们完全靠经验生活而忽略了周围的变化时,我们将会产生思考的惰性。生活如此,股票投资作为一项风险很大的投资活动,质疑和验证、批判和审视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投资高增长率的公司吗?不一定,因为你会陷入增长率陷阱。增长最快的公司、行业或者国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最好的投资收益率,比如IBM和新泽西石油,比如航空和通信,比如巴西和中国。 要购买IPO公司的股票吗?不一定,从长期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