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味觉

[日] 辰巳芳子
图片 之所以有现在的我, 除了要感谢恩师、父母和祖先外, 还要感谢因为料理而结缘的所有人。 图片 序章 现年92岁的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的事 2016年12月,我92岁了。 为什么我可以活到现在呢?战争时发生了许多就算丢掉性命也不足为奇的事。在90发的燃烧弹中,我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我在25岁前后曾患上肺结核,在40岁之后才好不容易能从床上起身。没想到,当时我手里剩下的只有料理。 老实说,我原本不喜欢料理,也不希望依靠料理为生。然而,之所以有现在的我,除了要感谢恩师、父母和祖先外,还要感谢因为料理而结缘的所有人。 很幸运地,有许多人跟我说:“我是靠着那碗汤得救的。”实际上,有人仅靠糙米汤活了三年,有人因为香菇汤减轻了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身体得到舒缓,也有人用蔬菜汤与丈夫的胃癌抗战……原本是为了照护父亲而制作的汤品帮助了许多人,也让我活出自我。 我想在这一本小书里,写下活到92岁的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的事。 人为什么一定要吃东西? 首先让我们一起思考: “人为什么不吃东西就活不下去?” 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人,是否仅从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而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呢? 原本不喜欢料理的我,想要朝着教育学或心理学的道路迈进,过了40岁,决定成为一名料理家,但面对每天有如重复“垒高再推倒”的厨房工作,总有一种不满足的情绪。 有时间做菜不如读本书,或是学点东西。做菜、吃饭、收拾,为了说服连用掉这点时间都感到可惜的自己,我必须找出“人为什么要吃东西”的答案。 思考到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吃东西就等同呼吸,包含在生命的结构之中。” 这样的想法减轻了每天料理食物时我内心的纠结。然而,我并不了解这个结构本身。虽然做的事情与“食”相关,但无法了解这个结构,心中总还是难以接受。 “吃东西”是生命的刷新 就这样过了十余年,凑巧读到一本书,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就是分子生物学家福冈伸一教授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