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相往来

刘建华
《庄子的世界》序 龚鹏程 大家都知道庄子是逍遥游的,但不太知道他的孤独。 庄子讲了许多话,流传下来成为今天还能看得到的《庄子》。据说原有五十多篇,今存三十三篇,可说是很多了。可是他自觉没说什么或说了也白说。甚至他根本也不想说,因为“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只用重言、卮言和寓言乱说一气;并一再强调言无言、渊默而雷声,批评语言的作用可能不在彰明而在误导。他唯一可与交谈的知己是惠施,却竟是个论敌,你说他可有多么孤独? 孤独的人,建立的,是孤独的哲学。无人可语,便“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罢! 所以他的心灵才那么自由。无一切挂碍,所以才能逍遥。 困于世俗之网、障于语言迷宫中的人,怎能懂得这种逍遥大自在呢?于是他说养生主,大家就理解为养生;他说齐物论,大家就理解为没是非;他说逍遥游,举鲲鹏为喻,讲小大一如,大家就理解为鲲鹏才能逍遥;他讲神游,大家就理解成坐驰,可以胡思乱想……凡说A,众人必理解为非A,至于庄子既非A又非非A的中道超越大境界,所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者,世曚焉久矣。 庄子自己早知道会如此,所以曾借孔子之口说:“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千百年之后,如有人能懂他,他就觉得很高兴了。 是的,理解不嫌迟,真理也永远不受时代限制。庄子的言论,更原本就不仅是为战国时期那个时代人讲的。 刘建华这本庄子的诠释,亦是如此,故竟成为庄子之异代知己,为庄子的世界开启了宇宙之门。 门,是刘建华在庄子书中特别注意到的意象或关键词,事实上也呈现了他这本书的特殊诠释角度和方法意涵。不只是讲他对庄子的理解,更想提供读者进入庄子之门,去叩宇宙之门,乃至开启自己心扉之方法。古今论庄者多矣,此书独具此义,允为特色。 读者循他提示的角度和方法,细读庄子文本,自能与庄子异代同声,莫逆于心。注文简直精畅、训诂清通,亦可助人避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