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才不伤感情

李雅雯
序言:一开口就“爆雷”的话题,深藏在每个家庭 “你滚!”他大吼,“自私的女人!” “你给我滚!”他脸上肌肉抽动着,像受了伤似的,对我大吼,作势对我挥拳,“那是我哥!我不帮谁帮!谁帮啊!” 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我先生就会突然咆哮,打破平静。 他的手握成拳头,捶向桌面,水杯“哐当”一声弹起来,筷子纷纷摔落在地上。我脸颊发烫,攥起了拳头,咬住了下唇,把手指戳进掌心。 这是我们不能说的秘密,这是我们不能提的过去;这是我和先生,最难、最挣扎的课题。 16年前,我跟男朋友决定结婚。我们双方父母都没有积蓄。婚宴、喜饼、金饰、喜帖……都靠自己。 那些年,我们还算努力,工作五六年,存了160万元的结婚基金。 结婚前,他突然告诉我,哥哥欠了200万元的卡债,他要一肩扛起。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像在我的喉咙里插了块玻璃。 假如帮忙还债,我们的家底就会被掏空。这是一场灾难,也是抉择的危机。我反对再反对,坚持再坚持,但最终还是搭上存款,掏空积蓄。 婚前,先生把哥哥的卡债转成自己的信贷。婚后,他一面还父母的房贷,一面还哥哥的卡债。我们婚后的财务压力陡然升高,我的内心煎熬无比。 背负家人的债务,让我们的信任感消磨殆尽。 那些年,我跑来跑去,四处兼职;他努力工作,加班加薪……我们花更长的时间赚钱,也花更长的时间埋怨。 我常问他:“为什么你要帮家人还钱?” 他总回答:“只有我可以帮忙,我不帮就没人可以帮了!” 那些年的委屈、误解,在我们之间逐渐积聚、蔓延;这段过去,终于成为我们的地雷,只要一点火星,就炸得轰轰烈烈,火光四溅。 我们从没想过,除了长相、身高、性格之外,还有什么来自父母? 长大之后,我们一方面自认跟父母不一样;但另一方面,又发现自己跟父母的想法、观念,有深深的联系。 当我们越去探究,越觉得好奇。 父母铸造了我们的“硬件”,同时,也灌注了我们的“软件”。我们遗传了父母的身体特征,也继承了父母回应、…